第397章 侦查手段-《华夏之剑》


    第(2/3)页

    在信报上奏报:皇太极患了重度高血压,经常流鼻血。在吴三桂的建议下遣使求医,暗中也派了商旅走私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正是在吴三桂的建议下,皇太极才没有冒然出兵中原,而陷入后防空虚的局面。正着力储备粮草,在吴三桂督促下赶制攻城工具,训练军马。厉兵秣马做着战争准备。同时皇太极在吴三桂,苏扈等汉臣建议下,广收汉地学子;将建州女真改为满族,以区别与其他女真部族。按照中原模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国家机构,下令禁止杀牛马为食牺牲,鼓励农业,鼓励与华夏贸易,用极其优厚的待遇招收华夏蒙古部族、女真各部,对于在华夏受过教育的子女许以高官厚禄;改革军事,形成了步兵、骑兵、炮兵、后勤兵,步兵以汉军为主,骑兵则全部来自满蒙两族。

    签署完信报,交给通传侍卫。欧阳轩在度陷入了沉思,满清如今所走的路数,正是后世历史上走的。按理说皇太极应该快死了,而之后满清将入关,中原地区将面临一次大劫。想到此节,欧阳轩亲笔修书一封,再次措辞强硬的警告了满清,不得擅杀平民百姓,不得屠城,否则华夏将出兵灭族。上一次多铎和多尔衮的帐先记着,将来一并偿还。欧阳轩在信中大肆褒扬了其祖完颜雍乃是一代明君,也说明了不派医生的原因就是因为多铎和多尔衮的屠城行径,华夏的警告只两遍,没有第三遍。倘若这次警告后在生针对平民的百人以上屠杀,华夏将从渤海郡、蒙州、慎州、华州、蓬莱郡四面出兵百万精锐,对满清之地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写完信让通传侍卫连夜赶回渤海郡,交给清廷信使带回。同时命令驻扎在蒙州的羽林军第一军兵进辽西,同时命猎豹队协助战狼队即刻行动杀了苏扈及其家眷,大闹盛京。

    第二日一早的盛京的百姓醒来时,几乎被城中的惨景吓傻了。苏扈一家三十余口的人头被挂在了城头,多铎和多尔衮一家也几乎被屠戮一空,多铎和多尔衮因为和皇太极在宫中议事逃过一劫。萨哈廉府邸已变成了一堆废墟,萨哈廉的尸被挂在了皇宫午门旗杆之上。一夜之间盛京即变成了人间地狱,四处兵营全部遇袭,死伤狼藉。

    在初升的太阳照射下,盛京几乎变成了血红色。吴三桂随着皇太极视察了几处遇袭之地,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都是神皇麾下的战狼队杰作,不过是几处附院而,即使是盛京若是他们想拿下也是轻而易举。按照神皇的性格这个时候申斥诏书和大队兵马恐怕已经在路上,兵马不足虑,只是威慑性的巡游一圈即回,让沿途军伍避让即可,千万不可恋战”。

    “吴将军如何得知此为什么战狼队所为?不会是其他人所为?看样子足有五千余人”,多铎擦了一把额头的冷汗问道。

    “桂在华夏军伍虽只有五年,但一直做参谋,这些人的手段还是了解一些的。当年的唐长安也曾生过类似之事,死亡甚多,晋王李治因为年幼尚在宫中,躲过一劫,由其陪读代死。这些人还是少些招惹为妙,让他们盯上了必死无疑。他们只听命与神皇一人。在华夏还有一支比他们还要强上百倍的猎豹队,那些人就是死神的代名词。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国,都是一群从亿万人群中精选之士。所以在国力未及时不要招惹华夏,上次不过是解救了使臣,这次就是纯粹的报复,下一次就没这么简单了”,吴三桂慢悠悠的说道。

    “你在华夏军中不也干得好好地为什么叛出其中?”,多尔衮撇着嘴说道。

    “哈哈,在华夏人才济济,我一个小小的团长,在华夏六百万大军中又算什么?像我这样统兵半万者有一千三百人,而统兵万人的师长却只有四百三十人,军长不过百三十人,要升到军长,哈哈,那是十取一,那里人才济济,哪有我的出头之日。不如用我的才华去国外展,至少不用在残酷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你且等等,华夏有六百万兵马?你是不是脑袋让马踢了”。多铎有些鄙夷的说道。

    “哈哈,六百万不过是常备军。华夏全民皆兵,每一名男子都曾接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退役后即是预备役,适龄预备役尚有万万之众,其中像我这样淘汰的预备役军官、龄退役的职业军人就高达六百万。只要神皇一道诏书,即可在十天内集结组织严谨机构完整训练有素的数千万大军。皆是步枪火炮装甲车可不是咱们这些骑兵可比的,骑兵不过是神皇提出来的军事对等原则的产物。应付中原、欧罗巴等国的冷兵器作战才会使用骑兵、冷兵器军种,其中还夹杂步枪火炮。不说别的就是团属火炮就足以摧毁十万军马,比你们这些个实弹炮可是要强上万倍,一门六十毫米口径的单兵火炮就足以炸死五十步内的所有人,这还不算弹片的八十步杀伤距离,一个6军团有四百门这样的火炮,再加上车架上的一百五十毫米联装火箭炮、一百毫米肩扛式火箭炮、一百五十毫米车载榴弹炮......”,吴三桂在马上滔滔不绝的讲起了华夏军兵种的火力配备,战力水平和军事技能。听得这些满清将领云里雾里的,一些术语他们又不懂,也不好问。只能默默地听着。偶尔插上两句,问下威力情况。快到皇宫时才讲完。

    “我大清可否能配备如此军器?”,皇太极忽然问道。

    吴三桂脑袋摇的和拨浪鼓差不多,“陛下,此事不要想,也根本不可能......”。吴三桂转头回答一半,盯着皇太极腰中的佩剑,停了下来。

    许久,吴三桂小声的说道:“陛下这佩剑何时得来?”。

    “哦,这是朕托人精心打制而成的一把上好宝剑,听说铁器都来自渤海郡”。

    “可否借为臣一观?”,吴三桂施礼回道。

    “哦?有什么问题吗?”。

    “陛下,有些小问题,臣下看一下即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