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桑园-《桑户人家》
第(2/3)页
桑玉想起王大伯说过,这大同村的村民可都是指着这桑园做点儿伙计,赚点儿零用钱的。每年地里面虽然能产粮食,可这比不上现代那杂交水稻,每年产的粮食交了赋税,就只够一家人勉强嚼用过去了。要想吃点儿干饭白面馍馍,还得等到过节的时候。
除了能卖点儿菜,或是卖点儿手工做的东西,却是没有什么进项了。
这桑园若是没有了,大同村的村民日子可就苦了啊。
田家卖桑园,大同村的村民也来闹过好多次,可是,桑园是人家的,你再有意见,那还是人家的,人家爱怎么着怎么着。你也管不着。
到底还是做了些无用功。
果不其然,王大伯一听,就皱了眉了。
“唉,可不是愁死人吗?我那岳家就是这大同村的,就指着这桑园能赚点儿碎银子,如今一家老小,天天都在屋里唉声叹气的,都快要过年了,整个村子一点过年的气氛都没有,冷冷清清的,连年货都没买。唉,这也难怪,以后的日子都说不准了,哪还有那个闲钱去买年货呀。”
桑玉想了想,又问道,“不是说那大同村的村民签了契书的,每年年末都会分红吗?总要把今年过去了才好啊。”
“可不是吗?以前每年都是要分红的,虽不多,一家也就几两银子。每年都欢欢喜喜的过年。只是如今田老爷子走了,田家人只顾着争产业,哪里还想得起分红,再说了,分红也是钱呀,他们恨不得把钱都抓到手里,哪里会分给你。村里也叫了人去问,可每次都被打出来。打伤了,自己还得贴医药费看大夫,也没有人再去了。”
王大伯一说起那田家只觉得有叹不完的气。
桑玉也不再说话,只皱着眉看着那一大片桑园,她的衣服上落了厚厚的积雪。那王大伯也在雪里占了好半天,冷得直发抖。桑玉叹了口气,也没有说什么。便上了马车。
回到家,桑玉便进了屋子,她从柜子里拿出一个香樟的木盒子,那盒子上套着一把精细的小铜锁,桑玉拿了钥匙,把那锁打开,盒子里,是一叠子的纸。
却不是普通的纸。
她捧着盒子坐到床上,把那盒子里的纸拿出来,放在床上。又把盒子放在一边,才把那纸细细的铺开。定睛一看,却是每张一千两的
通瑞钱庄的银票。桑玉细细的数了数,竟然有五十多张。
五十多张,就是五万多两的银子。
这是她这大半年存的银子。
因着夏布卖的时候已经快到秋天了,幸好那云水缎得了京中小姐夫人们的青眼,赚了不少钱。
云水缎,桑玉又想起李浩轩。
她觉得她必须要跟李浩轩说一件事情。
林大山想要买官。
他手里也有几万两的银子。
听侍郎程大人说,那五城兵马司正好有一个小头领的空缺。他心里就活跃了。
他托人细细打听,终于打听到那五城兵马司的总教官的夫人的弟弟是个墨客,最喜欢舞文弄墨了,平日里最爱在茶楼里跟文客们都画。如今,最稀罕的莫过于那最精细的夏布了。
那夏布,也不是没有,却是有市无价的。也只有锦绣楼里才有那上好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