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家族背景也不简单,这一支韦氏始祖乃是宋朝理宗时期的徐州军节度使、松国乡侯“韦大朗”将军。 自从元朝入主后,韦氏便因为统治者是蒙古人,无法接受为异族,只能就此沉寂了下来。 明时虽有复振,出过两个府道一级的人物,但也因为长期不在官场,脱离了政治,没有人脉支持情况下只能算是有点起色。 到了如今的清朝,更是从昔日汉唐宋三朝的经书传家的望族大姓沦落为这山沟沟里的耕读之家。 不过好歹也是祖上阔气过的,唐朝时期家族鼎盛,出过宰辅皇后。虽然现在落魄了些,但是家族中的子弟还是能得到昆父兄弟的启蒙授学,再大点还会教授一下四书五经。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还是韦氏因为始祖的原因对于异族统治很是抗拒,这也是元朝不仕异族,致使家族衰败的原因。加上山高皇帝远的,民风彪悍,要想鼓动一些人手造反并不算难事。 尤其是在这个皇权不下乡的年代,宗族势力在地方上的影响力极大。 可惜韦珣如今也才十一岁多点,造反这样的事情只能脑袋里想想,他在家里是文字辈的,不过平时都称单名“珣”作为名字。 “韦珣!韦珣!”韦珣正躺在外面看蓝天白云浮想联翩呢,就被两声大喊敬回了神。 “二叔,可是开饭了?” 韦德钧脸上并不好看,板着脸呵斥:“你小子是不是皮子紧了?你不乖乖上学堂看书,在这里躺着偷懒?” “嘿嘿,谁让三叔的课实在无趣嘛。”韦珣讨好的笑着回答。因为家族人少,另外一支宗亲的学堂虽说要大一点,只是离韦珣这边又要走上半天。 镇里的私塾韦氏又看不上,所以韦珣和十几个差不多年纪的昆仲兄弟都是由三叔韦德广这个没有秀才功名的教授, 目前蒙学已经完成了两年,现在正在为此努力的读书,多习《诗经》《大学》、《中庸》等书。 韦德钧盯着韦珣看了一会儿,然后叹气的背起手进屋了。韦珣见到情况不对赶紧跟着进屋,却发现他的堂兄弟都端坐的一板一眼,二叔也是坐在三叔旁边,中间坐着的是韦珣的爷爷和大爷爷。 “这下可不妙了。”韦珣心中嘀咕了一下,然后依次跟两位爷爷和两位叔叔见礼问好。 “文珣,你如今多大了?”韦珣爷爷放下手中烟筒平淡的问道。 “回爷爷,文珣虚岁十三了。” “咚!”烟筒狠狠得跺在地上,韦珣给吓了一个激灵。 韦珣的爷爷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说道:“读书你不用心,下地你又不肯,你这辈子是不是打算就这样不醒水(贵州方言大概指的是糊里糊涂)?要不是你爹带人下地了,肯定叫他好好收拾你一顿。我们韦家可没得养闲人的打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