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区区希腊-《大时代的中华梦》
第(1/3)页
中亚新动脉铁路计划得到德奥意三国的支持之后,韦珣总算是开心了一下。
不过巴尔干战争在英法出手的情况下再次出现了不利于同盟国的局面。
英法出手落子的地方就是后世时常财政危机的希腊。
此时的希腊还是乔治一世执政,国家政体也是君主立宪制度,全称是希腊王国。
希腊在一战中的摇摆的根本原因是首相韦尼泽洛斯和希腊国王康斯坦丁一世的权力冲突。
韦尼泽洛斯站队协约国,而康斯坦丁一世作为德皇的妹夫反对。
传统上,康斯坦丁一世被塑造成一个不在乎国家的大德棍。
实际上,希腊在参战与否的分裂是有深刻的历史背景的,国王反对参战的原因很多,在此之中他的姻亲关系并不是最重要的。
希腊反对参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希腊在1897年希土战争的失败,当时希腊和奥斯曼因为克里特岛的起义发生冲突。
希腊指望攻入奥斯曼境内后能够激起各民族起义,然而希腊军队在色萨利就惨败。
希腊也被迫向土耳其割让一些边境战略要地和支付巨额赔款,直接导致希腊财政崩溃,财政被外国债权人接管。
这场失败对希腊军队影响深刻,此后将领们厌恶投机,倾向保守,并在国家分裂中成为保王党的主要力量。
希腊首相韦尼泽洛斯热切地希望加入协约国,实际上协约国并不看重希腊。
在奥斯曼和保加利亚的态度明朗前,协约国拒绝考虑希腊加入。
不过这些都已经因为保加利亚和奥斯曼的提前入盟发生了转变。
甚至原时空在1914年奥斯曼参战之后,协约国为了稳住保加利亚,仍然不考虑希腊加入。
当时协约国的方针是全力争取保加利亚,至少确保保加利亚的中立,为此牺牲塞尔维亚和希腊的利益也再所不惜。
现在则是同盟国势大,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加入同盟国之外,还有华夏这个只差一纸盟约且实力仅次于德国的存在。
第(1/3)页